中国外交“过度自信说”被滥用
卢 静
近年来,中国外交“过度自信说”充斥西方舆论。在这些舆论中,中国随着实力提升在外交上变得越来越强硬,甚至在国际事务处理中表现出挑衅、好斗、傲慢和革命性等特征。与此同时,国际知名调查机构——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在2013年3至5月间进行的调查似乎从民意基础上印证了这一“事实”。这家机构针对38个国家的3万多受访者调查“中国是否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单边主义”,其结果显示有26个国家超过半数以上的人认为是。不过,笔者通过近期的一项课题调研发现,这种说法值得质疑。
过去一年中,笔者及课题组其他成员利用各种国际交流机会,通过座谈并配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外国人如何看中国和平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受访者既有外国学者、官员,也有外国学生、媒体人和商人,都对中国有某种程度感性和理性认知。在座谈中,虽然许多受访者对中国外交“过度自信说”表现出兴趣,并对中国崛起后的国际战略意图、民族主义高涨以及军力发展等表示出某种程度担忧,但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却并不接受中国外交变得“强硬”的说法。
问卷调查显示出类似的结果。比如,在“中国外交是否变得过度自信”问题上,只有35%的受访者认为“是”;对于“中国是否在走和平发展道路”,69%的受访者表示肯定,而且61%的受访者认同“中国文化是一种和平文化”。另外,在引人注目并颇受西方媒体批评的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主权争端问题上,认为中国在钓鱼岛争端和南海争端中表现“非常强硬”的分别只占12%和13%。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外交“过度自信说”作为一个新概念的确具有吸引力,一些西方国家借助其国际话语优势和在世界媒体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迅速将其广泛传播。然而,笔者的调查证明事实并非如此,多数受访者(包括来自欧美的人士)表示出接受中国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权益方面的决心和做法,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受访者,对中国外交的和平性有着高度认同。
事实上,近期国外一些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也对中国外交“强硬说”和“过度自信说”提出了质疑。美国哈佛大学的江忆恩教授就撰文指出,中国外交“过度自信说”一方面忽视了中国政府在涉及领土和主权问题上一贯的“强硬”作风,另一方面也误读了中国在2010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外交事件中的表现,夸大了其所谓“咄咄逼人”的成分。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西方舆论中的中国外交“过度自信说”正是出现在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重大历史性背景下。
可以说,国际上对中国外交“过度自信说”并无清晰统一的认知,只是一些别有用心者对此概念加以滥用,才使其被大肆宣扬。正是由于缺乏认同基础,这种说法最终也必然会变得没了市场。